2020年平均房價收入比如何?根據相關數據顯示,整體達13.2,其中深圳以48.1的房價收入比高居首位,三亞、廈門緊隨其后。
4月20日,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發(fā)布了百城房價收入比數據,據其監(jiān)測的百城房價收入比顯示,2020年高房價收入比TOP10城市的主要分布于長三角、珠三角、海峽經濟圈,且TOP5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均在30以上,這意味著在這些城市,普通家庭不吃不喝要30年以上方能供得起一套房。
其中,深圳穩(wěn)居房價收入比首位,2020年房價收入比達到48.1,深圳成為全國購房最難的城市。
分析發(fā)現,這與深圳的高房價脫不開關系。深圳自改革開放后,發(fā)展一路高歌猛進,GDP迅速增長,吸引了大量外地人才涌入,但同時深圳由于住宅用地供應長期偏緊,購房需求又旺盛,使得房價水平穩(wěn)居高位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三亞和廈門這兩個熱點二線城市分別以38.1和31.1的高分位居房價收入比排名二三。
對此,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認為,三亞和廈門均為典型的旅游型城市,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(huán)境、優(yōu)越的氣候條件以及濱海的地理位置見長,引得無數人慕名而來,越來越多的置業(yè)人群讓廈門和三亞的房價一路看漲,而房價與本地居民收入脫離嚴重,房價收入比居高。
北京和上海這兩個一線城市位居房價收入比排名第四、五,分別為30.8和30.7。
所謂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之比,一般來看,房價收入比能夠大致描述出收入與房價之間的關系,通過對比不同年份之間的房價收入比,能夠看出居民購房的支付能力提高與否。按照國際慣例,比較通行的說法認為房價收入比在3-6倍之間為合理區(qū)間。
根據數據研究中心監(jiān)測的百城房價收入比分布情況來看,2020年百城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.2,其中大部分城市房價收入比分布于10-20之間,有63個城市,其次為0-10區(qū)間,有29個城市,20-30和30-50區(qū)間共有8個城市。整體來看,我國各城市之間房價收入比差異較大,分布具有明顯的不均衡性,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均達到30以上的水平,房價收入比最高的城市為深圳,達到48.1,北京和上海房價收入比也分別達到30.8和30.7。最低房價收入比也達到了5倍以上。
從房價收入比下降城市來看,環(huán)渤海城市占據近半數份額,由于缺乏產業(yè)支撐,人口吸附能力弱,加之2020年疫情影響,環(huán)渤海經濟圈部分城市房價進入下滑通道,帶動房價收入比下降。其中,秦皇島位居房價收入比降幅首位,2020年房價收入比為16.7,較去年下降了24.6%,其次為青島,房價收入比為15.8,較去年下降13.8%。
另外,城市間房價收入比的不均衡性凸顯,并且各等級城市房價收入比均較去年有所回落。其中,一線城市2020年房價收入比為36.6,遙遙領先于二線和三四線城市,較去年下降1.7%。這個數字凸顯了一線城市居民的購房難度,在坐享一線城市優(yōu)越的公共配套資源的同時,所需要承受的生存安居壓力也是其他城市居民難以匹敵的。但是這個看起來高到離譜的房價收入比數字,卻并沒有阻攔源源不斷的人口流入北上廣深,優(yōu)越的經濟水平和發(fā)展機遇令年輕人趨之若鶩。
二線城市房價收入比為14.8,較去年下降3.7%,相比一線城市的高房價收入比要相對合理很多,主要是由于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如寧波、蘇州等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較高,但房價水平相對偏低。
三四線城市房價收入比為11.3,較去年下降4.2%,與二線城市相差不大。同時,三四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下降幅度最為明顯,由于三四線城市基本面不完善,人口外流嚴重,房價上漲空間有限。
來 源: 中國房地產報
編 輯:liuy